作者: superus

  • 日本 IP Moriusa 暴涨 7 倍掀起链上热潮,NFT 行情触底反弹?

    作者:Patti,ChainCatcher

    编辑:TB,ChainCatcher

    一股来自东洋的力量正在掀起一波 NFT 浪潮。

    本周四晚,Moriusa(すとぷり)NFT上线 Opensea,发售价为0.05 ETH,行情异常火爆,其地板价一度飙升至 0.44 ETH。

    在中文区用户还一头雾水的时候,Moriusa 已经被日文以及英文区刷爆,甚至拼一己之力将 ETH 链上 gas fee 拉高。

    Moriusa NFT形象诞生于日本热门 IP——STPR 旗下虚拟偶像团体もりうさ(strawberryprince),为该虚拟偶像团体的周边衍生品,而Mofees 则是 Moriusas 的集合体,每个 Moriusas 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绪和装扮。

    YouTube 相关页面显示,目前 strawberryprince 频道订阅数达363万,此次大量的买单也都来自于其线下IP受众,集中在日本区与欧美区。

    中文区 NFT 玩家 Yellen 透露,此次中文社区几乎没有参与 Moriusa 的合作,但 Moriusa NFT 在日本以及英文区的热度却异常火爆。

    事实上,这并不是NFT与日本动漫文化第一次碰撞。动漫文化作为全球产业,其产业衍生品只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用当下流行的NFT形式将线下粉丝与线上社区进行联动,成为了众多文化 IP 创造经济价值的突破口,包括《海贼王》、《死神》、《进击的巨人》以及宫崎骏旗下吉卜力工作室众多IP已经衍生出了自己的IP产品,但由于大部分都发布在日本本土平台,例如LINE NFT、Fantop等,所以对于中文用户而言较为陌生,其影响范围与经济效应也有所局限性。

    Moriusa NFT 正是看中了这一痛点,早在今年一月,STPR 就向粉丝宣布将启动一个“海外开发项目”,而选择发布在海外平台 Opensea 上,正可以利用日本本土粉丝的热度带动 NFT 的链上热度,从而引起海外市场对这个本土 IP 的关注。

    Moriusa 破圈引爆 OpenSea,NFT 复苏能否重回巅峰?

    当前,NFT 市场整体活跃度持续低迷,包括 OpenSea、Magic Eden 等头部 NFT 交易平台均面临严峻挑战。据 CryptoSlam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 NFT 销售额仅为 15 亿美元,较 2024 年同期的 41 亿美元下降 61%。

    2024 年 8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 OpenSea 发出“Wells 通知”,指控其平台部分 NFT 可能构成“未注册证券”,并威胁提起诉讼。这一消息犹如雪上加霜,令本就疲软的 NFT 市场加速降温。数据显示,OpenSea 在以太坊 NFT 市场的份额从 2022 年初的 97% 跌至 2024 年末的 20% 左右,平台地位岌岌可危。

    而转机始于今年年初,OpenSea 推出新一代平台 OS2 的公测版本,与此同时,SEC 宣布暂停对 OpenSea 的调查,监管压力的暂时缓解为平台争取到喘息空间。双重利好下,OpenSea 迅速重振旗鼓,重新夺回 NFT 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

    据 NFTScan 最新数据,近 30 天内 OpenSea 平台交易量稳居榜首,市场份额突破 40%,远超竞争对手 Blur(23%),Magic Eden(7.69%)与 OKX NFT(5%)则位列其后。

    另据钱包交互数据显示,近 70% 的 NFT 交易用户选择通过 OpenSea 完成交易,而 Magic Eden、Blur 及 OKX NFT 三家平台合计份额不足 17%。

    随着 NFT 行业整体热度回升,交易活动亦呈现复苏迹象。CryptoSlam 数据显示,过去七天 NFT 买家数量超过 35.9 万,较前一周激增 52%;其中,头部 NFT 系列 CryptoPunks 销量同比飙升 82%,月销售额回升至 2000 万美元。

    涨幅 7 倍,Morius 能否走出独立行情?

    NFT 市场似乎正在走出寒冬。

    目前,Morius 已宣布与 Memeland 达成合作,双方将连接 Web2 与 Web3 社群开辟全新的内容分发渠道。据 opensea 数据显示,Moriusa 当前地板价为 0.38 ETH,距离0.05 ETH的发售价已有7倍之多,大部分的喊单社区来自于日本本土以及欧美社区,中文关注稍显空白。

    截至发稿时,Moriusa 交易量已达 374 ETH,入围 opensea 24H 交易量前十,Moriusa 是否能在NFT回暖的当下在 opensea 上力挽狂澜呢?NFT市场的整体热度能否持续提升呢?

  • MagicBlock 投研报告

    1. 项目背景与技术概述

    MagicBlock 是一家专注于基于 Solana 构建高性能游戏引擎的初创公司,其核心技术为“Ephemeral Rollups”(临时 Rollup)架构。该技术旨在通过将 Solana 的状态转移到高吞吐量的临时 Rollup 中,从而实现低延迟和高可扩展性,同时保持与主链(L1)的无缝交互。这种架构允许开发者在不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开发完全链上的游戏和应用。

    MagicBlock 的技术特点包括:

    Ephemeral Rollups:一种即时运行的 SVM 基础架构,用于加速特定账户的状态转换。开发者可以将现有 Solana 智能合约账户委托给 MagicBlock 引擎,以获得更高的性能和可定制的运行时环境。模块化设计:MagicBlock 引擎支持模块化开发,允许开发者将部分应用逻辑运行在 Rollup 中,而保留流动性等核心功能在 Solana 主网上。开源框架:MagicBlock 提供了一个开源框架,支持开发者快速构建去中心化、无需许可的游戏和应用。

    2. 融资情况

    MagicBlock 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

    Pre-Seed 轮融资:2024 年 9 月,MagicBlock 完成 300 万美元的 Pre-Seed 融资,由 a16z CSX 领投。资金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团队扩展以及将游戏引擎引入 Solana 主网。种子轮融资:2025 年 4 月,MagicBlock 完成 75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 Lightspeed Faction 领投,参投方包括 Maven11、Delphi Digital 等知名机构。

    这些融资活动表明 MagicBlock 在 Solana 生态中的潜力和市场认可度较高。

    3. 技术优势与市场定位

    MagicBlock 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性能提升:通过 Ephemeral Rollups 技术,MagicBlock 能够显著降低延迟并提高交易吞吐量,使其适合对时间敏感的游戏和应用。去中心化与安全性:MagicBlock 引擎保留了 Solana 的去中心化特性,并通过非投票验证器确保安全性。灵活性与兼容性:开发者可以利用 MagicBlock 构建无需信任、无需许可的应用,同时兼容现有的 Solana 生态系统。

    MagicBlock 的市场定位集中在 Solana 生态中的高性能游戏和去中心化应用领域。其目标是成为 Solana 平台上全链游戏开发的首选引擎,并推动更多开发者采用其技术。

    4. 行业前景与竞争分析

    Solana 生态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 DeFi 和游戏领域表现突出。根据 Q2 数据,Solana 的总经济价值同比增长 53%,达到 1.51 亿美元。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 Solana 的高性能游戏引擎需求也在增加。

    MagicBlock 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 Solana 生态中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如 Sonic 和 Mantis 等。然而,MagicBlock 的 Ephemeral Rollups 技术具有独特性,使其在性能优化和用户体验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5. 风险与挑战

    尽管 MagicBlock 拥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和资金支持,但仍面临以下风险:

    技术复杂性:Ephemeral Rollups 技术的实现难度较高,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进行优化和测试。市场竞争:随着更多项目进入 Solana 生态,MagicBlock 需要在技术和服务上保持领先。监管风险:加密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对 MagicBlock 的发展产生影响。

    6. 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 MagicBlock 的技术创新、市场潜力以及融资背景,我们认为其在 Solana 生态中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几点:

    技术进展:持续跟踪 MagicBlock 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发布情况。市场接受度:观察其在游戏和去中心化应用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行业动态:密切关注 Solana 生态的发展趋势以及潜在竞争者的动态。

    MagicBlock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加密项目,其创新的技术和强大的团队背景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对话 Vitalik:探索以太坊 2025 愿景,POS、L2、密码学与 AI 的融合创新

    2025年04月07日,由 DappLearning,ETHDimsum,Panta Rhei 以及 UETH 联合主办的 Pop-X HK Research House 活动上,Vitalik 和小薇一同现身活动现场。

    活动间隙,DappLearning 社区发起人Yan 对 Vitalik 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涵盖ETH POS,Layer2,密码学和 AI等多个话题。此次访谈为中文对话,Vitalik 的中文表现非常流利。

    以下是访谈的内容(为便于阅读理解,原内容有所整编):

    01 对于 POS 升级的看法

    Yan:

    Vitalik,您好,我是 DappLearning 社区的 Yan,十分荣幸能在这里采访您。

    我是从17年就开始了解以太坊,记得在18、19年那会儿,大家对 POW 和 POS 讨论非常激烈,可能这个话题还会持续讨论下去。

    从现在来看,(ETH)POS 已经稳定运行了四年多,共识网络里有上百万的 Validator。但同时,ETH 兑 BTC 的汇率又一路下跌,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挑战。

    所以站在这个时间点,你怎么看以太坊的POS升级?

    Vitalik:

    我觉得 BTC 和 ETH 的这些价格跟 POW 和 POS 完全没有关系。

    BTC 和 ETH 社区里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而这两个社区做的事是完全不同的,大家的思考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 ETH 的价格,我觉得有一个问题,ETH 是有很多可能的未来,(可以想象)在这些未来里面,以太坊上会有很多成功的应用,但是这些成功的应用可能为 ETH 带来的价值不够。

    这是社区里面很多人担心的一个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比如 Google 这个公司,他们做很多很多的产品,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但是他们 Revenue 的 90% 多还是他们的 Search 业务相关的。

    以太坊生态应用和 ETH (价格的关系)也是类似。就是有一些应用付了很多的交易费,他们消耗的 ETH 很多,同时也有很多(应用)他们可能比较成功,但是他们对 ETH 带来的成功并没有对应的那么多。

    所以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思考和继续优化的问题,我们需要多支持一些对以太坊 Holder 和对 ETH 有长期价值的应用。

    所以我觉得 ETH 未来的成功,它可能会出现在这些领域。跟共识算法的改善,我觉得没有很多相关性。

    02 PBS 架构与中心化担忧

    Yan:

    对,ETH 生态的繁荣也是吸引我们开发者愿意去建设它的重要原因。

    OK,那您怎么看 ETH2.0 的 PBS(Proposer & Builder Separation)架构?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大家以后可以拿个手机当轻节点,去 verify(ZK)proof,然后每个人 stake 1 ether 就可以去当 Validator。

    但 Builder 可能就会更加中心化,他既要去做抗 MEV,又要去生成 ZK Proof 这类事情,如果采用 Based roll up,那 Builder 做的事可能还要更多,比如当 Sequencer。

    这样的话 Builder 会不会太中心化?虽然 Validator 已经足够去中心化,但这是一个链条。如果中间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那要如何去解决这一块的抗审查问题呢?

    Vitalik:

    对,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性问题。

    在比特币和以太坊早期的时候,有一个可以说是潜意识的假设:

    构建一个区块和验证一个区块是一个操作。

    假设你在构建一个区块,如果你的区块包含 100 笔交易,那在你自己的节点上就需要跑这么多( 100 笔交易)的 gas。当你构建完区块,把构建的区块广播给全世界,那全世界的每一个节点也需要做这么多工作(耗费相同的 gas )。所以如果我们设置的 gaslimit, 是要让世界上每一个 Laptop 或者 Macbook,或者某种大小的服务器都能构建区块,那就需要相应配置的节点服务器去验证这些区块。

    这是之前的技术,现在我们有 ZK,有 DAS,有很多新的技术,还有 Statelessness(无状态的验证)。

    在还未使用这些技术之前,构建区块和验证区块是需要对称的,而现在就可以变得不对称了。所以构建一个区块的难度可能会变得很高,但是验证一个区块的难度就可能会变得非常低。

    用无状态客户端做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用无状态这个技术之后,把 gaslimit 提高十倍,构建一个区块的算力的需求会变得巨大,那一台普通的电脑可能已经做不了。这时可能就需要用特别高性能的 MAC studio,或者是更强配置的服务器。

    但验证的成本会变得更低,因为验证完全不需要什么存储,仅依赖带宽和 CPU 计算资源。如果再加上 ZK 技术,那验证的 CPU 的成本也可以去掉。如果再加上那个 DAS,那验证的成本会非常非常低。如果构建一个区块的成本会变得更高,但是验证的成本会变得很低。

    那么这个跟现在的情况对比是不是更好了呢?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会这么思考,就是如果在以太坊的网络里有一些超级节点,即,有一些节点会有更高的算力,我们需要他们做高性能计算。

    那我们要怎样不让他们作恶,比如说有几种攻击,

    第一:制造一个 51% 的攻击。

    第二: Censorship attack。如果他们不接受一些用户的交易,那我们如何降低这类风险;

    第三:抗 MEV 相关的操作,我们怎么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呢?

    在 51% 攻击这个方面,由于验证的过程是通过 Attester 做的,那 Attester 节点他们就需要验证DAS, ZK Proof 和无状态的客户端。这个验证的成本会很低的,所以做共识节点的门槛还是会比较低的。

    比如说如果有一些 Super Nodes 会构建区块,如果发生这样一个情况,这些节点的 90% 是你,有 5% 是他,还有 5% 是其他的人。如果你完全不接受什么交易,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坏事,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办法干扰整个共识的过程。

    所以你没有办法做一个 51% 的的攻击,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你可以厌恶某些用户的交易。

    用户可能只需要等十个区块或者二十个区块后,让另外一个人把他的交易纳入区块中即可,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们有 Fossil 那个概念,那 Fossil 是做什么的?

    Fossil 就是可以把 “选择交易” 的角色和做 Execution(执行交易) 的那个角色分开。这样选择哪些交易包含在下一个区块里面的这个角色,可以做的更去中心化,因此通过那个 Fossil 的方法,对于那些小的节点,他们会有独立选择交易纳入下一个区块的能力。另外如果你是一个大的节点,你的这个权利其实很少的[1]。

    这个方法比之前更复杂,之前我们想的是每一个节点就是一台个人笔记本电脑。但是其实你看比特币,它现在也是一个比较混合的架构。因为比特币的那个矿工他们都是那种 Mining 的 Data Center。

    所以在 POS 里面大概是这样做的,就是有一部分节点需要的算力更多,需要的资源更多。但是这些节点的权利是有限制的, 那其他的节点可以做的非常分散,非常去中心化,因此他们可以保证网络的安全和去中心化。但是这个方法更复杂,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挑战。

    Yan:

    非常不错的思路。中心化不一定是坏处,只要我们能限制他作恶。

    Vitalik:

    对。

    03 Layer1 与 Layer2 之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方向

    Yan:

    感谢解答我多年的困惑,我们来到第二部分问题,作为以太坊一路走来的见证人,其实 Layer2 很成功了。现在 TPS 问题确实得到了解决。不像当年 ICO (抢发交易) 的时候,拥堵不堪。

    我个人觉得现在 L2 都挺好用的,然而当前对于L2 的流动性割裂(liquidity fragment)的问题,现在也有很多人提出各种方案,您怎么看 Layer1 和 Layer2 的关系,是否当前以太坊主网太佛系,太去中心化,对 Layer2 没有任何的约束。是否 Layer1 需要跟 Layer2 制定规则,或者制定一些分润模型,或者采用 Based Rollup 这样的方案。 Justin Drake 最近也在 Bankless 提出这个方案,我也比较认同,您是怎么看,同时我也好奇如果已经有对应的方案的话什么时候会上线?

    Vitalik:

    我觉得现在我们的 Layer2 有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他们在安全方面的进展还不够快。所以我一直在推动让 Layer2 都升级到 Stage 1,并且希望今年可以升级到 Stage 2。我一直在催他们这么做,同时一直在支持 L2BEAT 在这个方面做更多的一些透明性工作。

    第二个,就是 L2 互操作性的问题。也就是两个 L2 之间的跨链交易和通信,如果两个 L2 是一个生态里面的,互操作性就需要比现在更简单,更快以及成本更低。

    去年我们开始了这一项工作,现在叫 Open Intents Framework,还有那个 Chain-specific addresses,这个大部分是 UX 方面的工作。

    其实我觉得L2 的跨链问题,可能80%其实是 UX 的问题。

    虽然解决 UX 问题的过程可能比较痛苦,但只要方向对,就能把复杂的问题变得不复杂。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有些事情则需要更进一步,比如说 Optimistic Rollup 的 Withdraw 的时间就是一周。如果你在 Optimism 或者 Arbitrum 上有一个币(Token), 你把那个币跨链到 L1 或跨链到另一个 L2 都需要等一周的时间。

    你可以让 Market Makers 等待一周(相应的你需要支付一定手续费给他)。普通的用户,他们可以通过 Open Intents Framework Across Protocol 等方式,从一个 L2 跨链到另一个 L2,对一些小额的交易,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对一些大额的交易, Market Makers 他们的流动性还是有限制的。所以他们需要的交易费会比较高。我上周发了那个文章[2],就是我支持 2 of 3 的验证方法,就是 OP + ZK + TEE 的方法。

    因为如果做那种 2 of 3,可以同时满足三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就是完全 Trustless,不需要 Security Council (安全理事会), TEE 技术是作为辅助的角色,所以也不需要完全信任它。

    第二,我们可以开始用 ZK 技术,但是 ZK 这个技术是比较早期的,所以我们还不能完全依靠这个技术。

    第三,我们可以把 Withdraw 的时间从一周降低到1个小时。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用户使用 Open Intents Framework,那 Market Makers 的流动性的成本会降低 168倍。因为 Market Makers 他们需要等待的(做 Rebalance 操作)时间 会从1周降低到1个小时。长期的话,我们有计划把 Withdraw 的时间从1个小时降低到12秒(当前的区块时间), 如果我们采用SSF还可以降低到4秒。

    当前我们还会采用比如 zk-SNARK Aggregation,把 ZK证明的过程并行处理,把 Latency(延迟) 降低一点。当然如果用户用 ZK 这么做的话,就不需要通过 Intents 做。但是如果他们通过 Intents 做,成本会非常低,这都是 Interactability 的这个部分。

    对于 L1 的角色问题,可能在 L2 Roadmap 的早期,很多人会认为我们可以完全复制比特币的 Roadmap,L1 的用途会非常少的,只做证明(等少量的工作),L2 可以做剩下的一切。

    但是我们发现了,如果 L1 完全没有担任什么角色,那这个对 ETH 来说是危险的。

    我们之前聊过的,我们最大的一个担心之一就是:以太坊应用的成功,无法成为 ETH 的成功。

    如果 ETH 不成功,就会导致我们的社区没有钱,没有办法去支撑下一轮的应用。所以如果 L1 完全没有担任角色,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整个架构都会被 L2 和一些应用控制。就不会有谁代表 ETH。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在一些应用里面多给 L1 分配角色,这样对于 ETH 会更好。

    接下来我们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 L1 会做什么?L2 会做什么?

    我二月份的时候发了篇文章[3],在一个 L2 Centric 的那个世界里,有很多比较重要的事情需要 L1 来做。比如 L2 需要发证明到 L1,如果一个 L2 出问题的话,那用户会需要通过 L1 跨链到另外一个 L2,此外 Key Store Wallet,还有在 L1 上面可以放 Oracle Data,等等。有很多这种机制需要依赖 L1。

    还有一些高价值的应用,比如 Defi,其实他们更适合在 L1。一些 Defi 应用更适合 L1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 Time Horizon(投资期),用户需要等的时间是很长的,比如一年、两年、三年。

    这个在预测市场里尤其明显,有时候预测市场里会问一些问题,如关于 2028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一个 L2 的治理出问题。那理论上说那里所有的用户他们可以 Exit ,他们可以搬到 L1,他们也可以搬到另一个 L2。但是如果在这个 L2 里面有一个应用,它的资产都是锁在长期智能合约里面的,那用户就没有办法退出。所以有很多的那种理论上安全的 Defi,实际上不是很安全的。

    基于这些原因有一些应用还是应该在 L1 上做,因此我们又开始多关注 L1 的扩展性。

    我们现在有一个 Roadmap,在 2026 年的时候,有大概四到五个方法提升 L1 的可扩展性。

    第一就是Delayed Execution(区块的验证和执行分开),就是我们可以每一个 Slot 里只验证区块,让它在下一个 Slot 的时候真正执行。这样有一个优点,我们最高可以接受的执行的时间,可能从 200毫秒 提高到 3秒 或者 6秒。这样就有更多的处理时间[4]。

    第二就是 Block Level Access List,就是每一个区块会需要在这区块的信息里面说明,这个区块需要读取哪些账户的状态,以及相关存储状态,可以说有一点类似于没有 Witness 的 Stateless,这有一个优点就是我们可以并行处理 EVM 的运行和 IO,这是一个并行处理比较简单的实现方法。

    第三就是 Multidimensional Gas Pricing[5],可以设置一个区块最大的容量,这个对安全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是(EIP4444)历史的数据处理,不需要每一个节点永久保存所有的信息。比如说可以每一个节点只保存 1%,我们可以用 p2p 的方式,比如你的节点可能会存一部分,他的节点存一部分。这样我们可以更分散的存储那些信息。

    所以如果我们可以把这四个方案结合到一起,我们现在认为可能可以提高 L1 的 Gaslimit 10 倍,我们所有的应用,就会有机会开始多依赖 L1 ,多在 L1 上面做事情,这样对 L1 有好处,对 ETH 也会有好处。

    Yan:

    好的,下一个问题,这个月我们就可能迎来 Pectra 升级吗?

    Vitalik:

    其实我们希望做两个事情,就是大概这个月底进行 Pectra 升级,然后会在 Q3 或者 Q4 进行 Fusaka 升级。

    Yan:

    哇,这么快吗?

    Vitalik:

    希望是。

    Yan:

    我接下来问的问题也与这个相关,作为一路看着以太坊成长的人,我们知道以太坊为了保证安全性,大概各自都有五六个客户端(共识客户端和执行客户端)在同时开发,中间有大量的协调工作,导致开发周期比较长。

    这有利有弊,相对于其他的 L1 的话,可能确实很慢,但也更安全。

    但是有什么样的方案让我们不用等到一年半才能迎来一次升级。我大概也有看到您提了一些方案,可以具体介绍一下吗?

    Vitalik:

    对,有一个方案,我们可以多提高协调效率。我们现在也开始有更多人可以游走在不同团队之间,保证团队之间的沟通更高效。

    如果某个客户端团队有一个问题,他们可以把这个问题说出来,让研究者团队知道,其实托马斯他变成我们新的 ED 之一的优点就是这个,他是在客户端(团队)的,那现在他也是 EF(团队)里。他可以做这个协调,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们可以对客户端团队更严格一点,我们现在的方法是,比如有五个团队,那需要我们五个团队都完全准备好,我们再公布下一个硬分叉(网络升级)。我们现在在思考说,只等四个团队完成即可开始升级,这样不需要等那个最慢的,也可以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04 如何看待密码学以及 AI

    Yan:

    所以适当的竞争还是要有。挺好的,真的每一次升级都很期待,但是不要让大家等太久。

    后面我想再问密码学相关的问题,问题比较发散。

    在21年我们社区刚成立的时候,聚集了国内各大交易所的开发者和 Venture 的研究员一起讨论 Defi。 21年确实是人人都参与去了解 Defi ,学习 和设计 Defi 的阶段, 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热潮。

    后面发展来看,对于 ZK,无论是大众还是开发者,学 ZK,如 Groth16,Plonk, Halo2这些,越到后面的开发者发现也很难去 Catch Up,并且技术进步又很快。

    另外现在看到一个方向就是 ZKVM 发展也快,导致 ZKEVM 的方向也没有之前那么受欢迎,当 ZKVM 慢慢成熟了的话,其实开发者也不用太去关注 ZK 底层。

    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Vitalik:

    我觉得对 ZK 的一些生态里来说,最好的方向就是,这些大部分的 ZK 开发者他们可以知道一些高端的语言,就是 HLL (High Level Language)。那他们可以在 HLL 里面写他们的应用代码,而那些 Proof System 的研究者, 他们可以继续改,继续优化底层算法。开发者需要分层,他们不需要知道在下一层发生的是什么。

    现在可能有一个问题就是Circom 和 Groth16 现在的生态是很发达,但是这个对 ZK 生态应用是有一个比较大的限制。因为 Groth16 有很多的缺点,比如每一个应用需要自己去 Trusted Setup 的这个问题,还有它的效率也不是很高,所以我们也在思考,我们需要多放一些资源在这里,然后多帮助一些现代的 HLL 获得成功。

    还有一个就是 ZK RISC-V 的这个路线也是很好的。因为 RISC-V 这样也变成一个 HLL, 很多的应用,包括 EVM,以及一些其他的应用,他们都可以在 RISC-V 上面写[6]。

    Yan:

    好的,这样开发者只用学 Rust就挺好。 我去年参加 Devcon 曼谷 也听到了应用密码学的发展,也是让我眼前一亮。

    对于应用密码学的方面,就是 ZKP 跟 MPC, FHE 的结合这个方向您 怎么看,以及给开发者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Vitalik:

    对,这个非常有意思。我觉得 FHE 现在的前景很好, 但有一个担心,就是MPC 和 FHE 它的总是需要一个 Committee,就是需要选择比如七个或者更多节点。那如果那些节点, 有可能 51%, 有可能 33% 被攻击, 那你的系统都会出问题。相当于说系统有一个 Security Council,其实比 Security Council 更严重。 因为, 如果一个 L2 是 Stage 1, 那 Security Council 需要有 75% 节点被攻击才会出问题[7],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点就是那个 Security Council,如果他们是靠谱的话,他们的大部分会扔到冷钱包里,也就是他们大部分会 Offline,但是在大部分 MPC 和 FHE, 他们的 Committee 为了让这系统运行, 需要一直 Online,所以他们可能会部署在一个 VPS 或者其他服务器上面,这样的话,攻击他们会更简单。

    这让我有一点担心,我觉得很多应用还是可以做的,就是有优点,但是也不完美。

    Yan:

    最后我再问一个相对轻松的问题,我看您最近也在关注 AI,我想罗列一些观点,

    比如 Elon Mask 说就是人类可能只是硅基文明的一个引导程序。

    然后《网络国家》里有观点说集权国家可能更喜欢AI, 民主国家更喜欢区块链。

    然后我们在币圈的经验来看,其实去中心化的前提是大家会遵守规则,会互相制衡,也会懂得承担风险, 这样最后又会导致精英政治。所以您怎么看这些观点?就聊聊观点即可。

    Vitalik:

    对,我在思考要从哪里开始回答。

    因为 AI 这个领域是很复杂的,比如五年前,可能不会有人预测,美国会有世界上最好的 Close Source AI, 而中国有最好的 Open Source AI,AI 它可以提高所有人的所有能力, 有时候也会提高一些集权(国家)的权利。

    但是AI有时候也可以说有一个比较民主化的一个效果。当我自己使用 AI 时,我会发现,在那些我已经做到全球前一千名的领域里。如一些 ZK 开发的领域,AI 其实在 ZK 部分帮助我的比较少, 我还是需要自己写大部分的代码。但是在那些 我是比较菜鸟的领域, AI 可以帮我非常多,例如,对于 Android 的 APP 的开发,其实我之前从来没有做。我在十年前做过一个 APP,用了一种框架,用 Javascript 写的,然后转成 APP,除此之外我之前从来没写过一个 Native 的安卓 APP。

    我在今年初做了一个实验,就是说我要试一试,通过那个 GPT 写一个 App,结果在1个小时之内就写好了。可见专家和菜鸟之间的差距,已经通过 AI 的帮助降低了很多,而且 AI 还可以给到一些很多的新的机会。

    Yan:

    补充一点,挺感谢你给我的一个新角度。我之前会认为有了 AI, 可能有经验的程序员会学习的更快,而对于新手程序员不友好。但是某方面确实对新手也是会提高他们的能力。可能是一种平权,而不是说分化是吧。

    Vitalik:

    对,但是, 现在一个很重要的, 也需要思考的问题, 就是一些我们做的技术,包括区块链,包括 AI,包括密码学,以及一些其他的技术,他们的结合(对社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Yan:

    所以您还是希望人类不会只是一个精英统治是吧?也是希望达到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普通人通过 AI,区块链的赋能成为超级个体。

    Vitalik:

    对对,超级个人,超级社区,超级人类。

    05 对于以太坊生态的期待和对开发者的建议

    Yan:

    OK,然后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问题,您对开发者社区的一些期望和寄语?有什么话想对以太坊社区的开发者说?

    Vitalik:

    对这些以太坊应用的开发者, 要想一想了。

    现在在以太坊里面开发应用有很多的机会,有很多之前没有办法做的事情,现在是可以做的。

    这里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说

    第一:之前 L1 的 TPS 完全不够, 那现在这个问题没有了;

    第二:之前没有办法解决隐私的问题, 那现在有;

    第三:是因为那个 AI, 开发任何东西的难度都变小了, 可以说尽管以太坊生态的复杂性变高一些,但是通过 AI, 还是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更能理解以太坊。

    所以我觉得有很多以前, 包括十年前或者五年前失败的事情,现在可能可以成功。

    当前区块链的应用生态里面,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有两种应用。

    第一种就是可以说是非常开放的,去中心化的,安全的,特别理想主义的(应用)。但是他们只有 42 个用户。第二种可以说就是赌场。那问题是这两个极端,他们两个都是不健康的。

    所以我们希望的是做一些应用,

    第一用户会喜欢用的,就是会有真正的价值。

    那些应用对世界会更好。

    第二就是真的有一些商业模型,比如说经济方面, 可以持续运行,就不需要靠有限的基金会的或者其他组织的钱,这也是一个挑战。

    但是现在我觉得每一个人拥有的资源都比之前的更多了, 所以现在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好的想法,如果你能做好,那你成功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Yan:

    我们一路看过来,我觉得以太坊其实是挺成功的,一直引领着行业,并且在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努力地解决着行业碰到的问题。

    还有一点深有感触,我们社区一直也是非盈利的,通过以太坊生态里的 Gitcoin 的 Grant, 还有 OP 的回溯性奖励, 以及其他项目方的空投奖励。 我们发现在以太坊社区 Build 是能拿到很多的支持, 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社区能持续稳定运营下去。

    以太坊建设真的很激动人心, 我们也希望早日看到世界计算机的真正实现,谢谢您的宝贵时间。

    访谈于香港摩星岭

    2025年04月07日

    最后附上跟 Vitalik 的合影📷

    文章内 Vitalik 提到的参考内容小编整理如下:

    [1]:https://ethresear.ch/t/fork-choice-enforced-inclusion-lists-focil-a-simple-committee-based-inclusion-list-proposal/19870

    [2]:https://ethereum-magicians.org/t/a-simple-l2-security-and-finalization-roadmap/23309

    [3]: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5/02/14/l1scaling.html

    [4]:https://ethresear.ch/t/delayed-execution-and-skipped-transactions/21677

    [5]: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4/05/09/multidim.html

    [6]:https://ethereum-magicians.org/t/long-term-l1-execution-layer-proposal-replace-the-evm-with-risc-v/23617

    [7]:https://specs.optimism.io/protocol/stage-1.html?highlight=75#stage-1-rollup

  • 上周加密市场共发生 18 起公开融资事件,累计融资约 9.35 亿美元 | 投融资周报

    据 RootData 不完全统计,2025 年 4 月 21 日- 4 月 27 日期间,区块链和加密行业共发生 18 起公开投融资事件,累计融资约 9.35 亿美元。

    从赛道分布来看,获得融资的项目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和 DeFi 赛道。热门项目包括链上游戏引擎 MagicBlock、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 StakeStone、金融科技公司 WineFi 、支付网关 Inflow。

    此外,“Solana 版微策略”SOL Strategies 宣布已与 ATW Partners 达成 5 亿美元可转换票据融资协议,拟用于增持 SOL。

    (上周融资大于 500 万美元的项目名单,数据来源:Rootdata

    一、基础设施

    去中心化 AI 初创公司 Nous Research 完成 5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Paradigm 领投

    据 Fortune 报道,去中心化 AI 初创公司 Nous Research 完成 5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Paradigm领投,该轮融资对 Nous Research 估值达 10 亿美元。

    Nous Research 计划在 Solana 区块链上推出去中心化训练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分布式 AI 模型训练。该公司此前已从 Distributed Global、North Island Ventures 和 Delphi Digital 等机构获得约 2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Nous Research 联合创始人 Karan Malhotra 表示,公司采用区块链技术主要用于协调和激励机制,使用户可以贡献闲置算力参与 AI 模型训练。该系统将首先允许拥有数据中心访问权限的用户参与,公司目前正在考虑是否发行原生代币作为奖励。

    链上游戏引擎 MagicBlock 完成 7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Faction 领投

    链上游戏引擎 MagicBlock 宣布完成 7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次融资由 Lightspeed 旗下 Faction 领投,Maven11、Mechanism Capital、Robot Ventures、Delphi Ventures、Equilibrium、Pivot Global 等机构以及 Solana 联合创始人 Toly 等天使投资人参投。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Theo 累计完成 2000 万美元融资,Hack VC 等领投

    据 Fortune 报道,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Theo 已完成总计 2000 万美元的融资。该轮融资包括两个部分:2024 年 3 月完成由量化投资公司 Manifold Trading 领投的 450 万美元种子轮,以及最近完成由加密货币投资机构 Hack VC 和 Anthos Capital 领投的 1550 万美元融资。

    Theo 由三位来自高频交易公司 Optiver 和 IMC Trading 的前员工创立。该平台允许普通投资者使用通常仅限于顶级高频交易公司的交易策略。

    Web3 保密协议 Inco 完成 500 万美元战略融资,a16z crypto CSX 领投

    Web3 保密协议 Inco 完成 500 万美元战略融资,a16z crypto CSX 领投,Coinbase Ventures、1kx、Orange DAO、South Park Commons 和 Script Capital 等参投。

    据悉,Inco提供了一个与现有区块链无缝集成的保密层,开发人员可以选择使用该加密层来构建保密的 dapp。

    Web3 基础设施初创公司 Catalysis 完成 125 万美元 Pre-Seed 融资,Hashed Emergent 领投

    据 Chainwire 报道,Web3 基础设施初创公司 Catalysis 宣布完成 125 万美元 Pre-Seed 融资, Hashed Emergent 领投,Presto Labs、Spaceship DAO、Funfair Ventures、Cosmostation 和 Crypto Times 等参投。

    据悉,这笔资金将用于开发首个专为再抵押协议设计的“安全抽象层”,以统一多个再质押协议的经济安全性,简化开发者和节点运营商部署共享安全服务的流程。该平台已与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ernel DAO 等再质押协议集成,计划于 2025 年第二季度上线公开测试网。

    再质押协议 Symbiotic 完成 2900 万美元 A 轮融资,Pantera Capital 领投

    据 Cointelegraph 报道,加密货币再质押协议 Symbiotic 完成 29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Pantera Capital 领投,Coinbase Ventures、Aave、Polygon 及 StarkWare 等逾 100 家机构与天使投资人参与。

    融资将用于推出区块链安全协调层“通用质押框架”。该框架允许任意组合的加密货币(包括 L1/L2 链资产)参与网络验证,目前已获 Hyperlane 等 14 个网络采用,预计还将接入 20 个生态项目。

    区块链互操作性协议 Analog 通过代币销售完成 1500 万美元募资

    据 CoinDesk 报道,区块链互操作性协议 Analog 已通过代币销售筹集了 1500 万美元,数字资产融资公司 Bolts Capital 完成代币购买,使 Analog 的总支持额达到 3600 万美元,Analog 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开发互操作性工具,如 Omnichain 模拟代币标准(OATS)和 RWA 市场 Firestarter。

    比特币基础设施公司 Arch Labs 完成 1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Pantera Capital 领投

    据 Chainwire 报道,比特币基础设施公司 Arch Labs 完成 1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估值达 2 亿美元。本轮融资由 Pantera Capital 领投。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开发和推出 ArchVM 虚拟机,以便在比特币上实现智能合约功能。ArchVM 将为比特币带来可编程多重签名、跨程序调用以及应用程序间的可组合性等功能,使去中心化应用和协议能够在比特币生态系统中原生运行。该项目已在测试网完成超 5000 万笔交易处理,计划于今年夏季推出主网。

    Arch Labs 此前曾获得由 Multicoin Capital 领投的 700 万美元融资,OKX Ventures、Portal Ventures 等机构参投。

    二、DeFi

    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 StakeStone 获 Animoca Ventures 投资

    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 StakeStone 发文表示已获 Animoca Ventures 投资。该笔投资将加速 StakeStone 三大关键领域:引入 RWA 和 IP 支持资产、完善 Web3 消费经济的基础设施以及开发协同金库和 DeFi 策略。

    三、CeFi

    WineFi 完成 150 万英镑种子轮融资,由英国葡萄酒集团 Coterie Holdings 领投

    据 Crowdfund Insider 报道,总部位于伦敦的金融科技公司 WineFi 宣布完成 150 万英镑(约 2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英国高端葡萄酒集团 Coterie Holdings 领投,SFC Capital、Founders Capital 及天使投资人联合参投。

    据报道称,WineFi 由前富达国际和摩根大通资产管理人 Oliver Thorpe 和 Callum Woodcock 创立。该平台将与数字资产提供商 Lympid 合作,在区块链平台上实现优质葡萄酒资产的分散化所有权,最低投资额为 3,000 英镑。此次融资将用于增强分析工具和扩展其葡萄酒投资组合服务。

    四、社交

    Mask Network 获得 DWF Labs 500 万美元投资

    DWF Labs 官方发文称,已向 Mask Network 投资 500 万美元,以加速去中心化社交基础设施的发展。

    五、其他

    SOL Strategies 达成 5 亿美元可转换票据融资协议,拟用于增持 SOL

    “Solana 版微策略”SOL Strategies 宣布已与 ATW Partners 达成 5 亿美元可转换票据融资协议,拟用于增持 SOL。

    据悉,这是截至目前 Solana 生态系统中同类融资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SOL Strategies 拟推动发展机构质押平台。

    支付网关 Inflow 完成 11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Rockstart 等参投

    支付网关 Inflow 完成 11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Rockstart、GnosisVC、Alliance、Plug And Play、Stake Capital 参投。天使投资人包括 Ledger 联合创始人 Nicolas Bacca、Primonial REIM 联合创始人 Stephanie Lacroix、TEMPUS SHOP 创始人 Tempus。

    DAO 操作平台 Tally 完成 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Appworks 和 Blockchain Capital 领投

    据 CoinDesk 报道,DAO 操作平台 Tally 完成 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Appworks 和 Blockchain Capital 领投,BitGo 等公司参投,新资金用于扩展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治理技术。

    Tally 协议主要为基础设施提供支持,帮助协议对其 DAO 进行有效的链上治理,包括 Arbitrum、Uniswap DAO、ZKsync、Wormhole、Eigenlayer、Obol 和 Hyperlane。

    比特小鹿已通过贷款和股票增发累计筹得 1.79 亿美元资金

    比特小鹿正在加大财务杠杆力度,全力推进其比特币 ASIC 矿机制造计划。

    根据其最新年报披露,公司已通过贷款和股票增发累计筹得 1.79 亿美元资金。公司已与 Matrixport 签署高达 2 亿美元贷款协议,并于今年初增发超 600 万股 A 类股票,融资 1.188 亿美元。

    加密交易平台 Swapped.com 收购 Web3 支付基础设施公司 Kado Software,以扩展美国业务

    据 Blockworks 报道,Web3 支付基础设施公司 Kado Software 被 Swapped.com 收购。尽管团队未透露交易条款细节,但据悉此次收购旨在扩大丹麦公司 Swapped.com 的美国业务。

    加密做市商 GSR 向上市公司 Upexi, Inc. 进行 1 亿美元股权私募投资,后者承诺制定 Solana 财务战略

    据 Chainwire 报道,加密做市商GSR 宣布向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Upexi, Inc. 进行 1 亿美元的股权私募投资。

    Upexi 是一家专注于消费品开发、制造和分销的品牌所有者。此次投资是在 Upexi 宣布战略转型至基于加密货币的财务战略之后进行的,旨在为股东创造长期增值和收益。Upexi 已承诺制定 Solana 财务战略,其中包括 Solana 的增持和质押。

  • 本周要闻前瞻 | Binance Alpha 上线 Sign (SIGN);币安下架 ALPACA、PDA、VIB、WING

    重点要闻:

    Binance Alpha 将于 4 月 28 日上线 Sign (SIGN)Binance Alpha 将于 4 月 29 日上线 Haedal Protocol (HAEDAL)NFT 交易平台 X2Y2 将于 4 月 30 日停止运营Terraform Labs:已开放加密资产损失索赔门户,截止日期为 4 月 30 日以太坊基金会开放第 6 批以太坊协议奖学金计划申请,截止时间为 4 月 30 日特朗普次子将于 4 月 30 日受邀参加 TOKEN2049 迪拜会议币安将在 5 月 2 日下架 ALPACA、PDA、VIB、WING

    4 月 28 日 (星期一)

    亚利桑那州两项比特币储备立法将于当地时间 4 月 28 日进行三读,并可能进行最终投票

    据 Bitcoin Laws 披露,亚利桑那州两项比特币储备法案即将在当地时间周一进行三读,并可能进行最终投票。若获得通过,亚利桑那州有望成为首个完成州级比特币储备立法的美国州。

    CBOE 拟于 4 月 28 日推出全新的芝商所富时比特币指数期货

    据 Coindesk 报道,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加密货币部门 Cboe Digital 周一宣布,计划于 4 月 28 日推出新的比特币期货产品,目前正等待监管批准。

    该产品将与 FTSE Russell 合作,基于 XBTF 指数(代表 FTSE 比特币指数价值的 1/10),采用现金结算方式,并将在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结算。Cboe 全球衍生品负责人 Catherine Clay 表示,此次推出正值市场对加密货币敞口需求持续增长之际,投资者越来越寻求更具资本效率和多功能性的方式来获取和管理加密货币敞口。值得注意的是,Cboe 曾于 2023 年 11 月成为首个获 CFTC 批准同时提供现货和杠杆衍生品交易的美国监管交易所。

    Binance Alpha 将于 4 月 28 日上线 Sign (SIGN)

    据官方公告,Binance Alpha 将上线 Sign (SIGN),交易将于 4 月 28 日开放,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达到 Alpha Points 门槛的用户将在交易开始后 10 分钟内收到空投。门槛将于 4 月 28 日公布。

    西班牙赫斯珀里得斯大学推出比特币硕士学位,4 月 28 日开课

    据 Bitcoin Magazine 报道,西班牙赫斯珀里得斯大学宣布推出首个西班牙语比特币硕士项目,该课程将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开学,旨在培养具备技术、经济、法律及哲学综合能力的比特币领域专业人才。

    该项目为全线上授课,课程涵盖比特币的哲学、历史、经济学、技术、监管及商业应用,强调其作为变革性货币网络的价值。合作机构包括 BTC Inc、Jan3、BTC Consulting 360 等,确保课程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该项目面向全球学生开放,目前已完成招生启动。

    4 月 29 日 (星期二)

    Binance Alpha 将于 4 月 29 日上线 Haedal Protocol (HAEDAL)

    据官方公告,Binance Alpha 将上线 Haedal Protocol(HAEDAL),交易将于 4 月 29 日开启,具体时间待公布。

    达到 Alpha Points 门槛的用户将在交易开始后 10 分钟内收到空投。门槛将于 4 月 29 日公布。

    OKX 将于 4 月 29 日下线 KISHU、MAX 等五个币种现货交易对

    据官方公告,OKX 将于 2025 年 4 月 29 日下午 4:00~6:00(UTC+8)正式下线 KISHU/USDT、MAX/USDT、MILO/USDT、MXC/USDT、SSWP/USDT 交易对。相关币种充值已于 4 月 22 日暂停,提现将于 7 月 29 日暂停。

    4 月 30 日 (星期三)

    尼日利亚法院将币安逃税案审理延期至 4 月 30 日

    尼日利亚法院将针对币安的逃税案审理延期至 4 月 30 日,以便税务机关回应币安提出的法律动议。尼联邦税务局指控币安欠缴 2022 与 2023 年公司所得税及罚款,合计索赔超 790 亿美元。币安则质疑法院通过电邮送达法律文件的合法性,称其总部在开曼群岛,无在尼实体。

    NFT 交易平台 X2Y2 将于 4 月 30 日停止运营

    NFT 交易平台 X2Y2 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经历了三年的辉煌和 56 亿美元的交易量之后,X2Y2 将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作为 NFT 市场正式关闭。

    X2Y2 合约将继续保持活跃,但平台本身将停止运营。X2Y2 CEO 发文称,“NFT 交易量自巅峰时期缩减了 90%。市场平台的生死取决于网络效应,在三年的努力争取第一之后,是时候放下并打造一些更具持久价值的东西了。 但这不是告别——而是转型。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深入探索了 AI 领域,研究它如何以全新的强大方式与加密技术交叉融合。

    我们正在打造全新的东西: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提供收益,由 AI 驱动。它是去中心化的、创新的,旨在循环往复地创造价值——不仅仅是追逐潮流。X2Y2 代币与我们的 NFT 愿景紧密相关,我不会粉饰现实——这一变化可能会影响其价格。但我相信我们的下一章将创造出长期来看更有价值的东西。 ”

    Terraform Labs:已开放加密资产损失索赔门户,截止日期为 4 月 30 日

    据官方消息,Terraform Labs 已开放其加密债权人索赔门户。此前,该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申请破产重组,这一破产申请源于其 400 亿美元生态系统在 2022 年的崩溃。

    符合条件的债权人必须在 2025 年 4 月 30 日 之前在“加密损失索赔门户”上完成注册,否则索赔将不予受理。

    Hyperliquid 拟于 4 月 30 日后调整手续费体系,并引入质押等级制度

    Hyperliquid 宣布将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或之后调整手续费体系,并引入质押等级(StakingTiers)。新规则如下:

    用户质押 HYPE 代币可享受更低的交易费率,最高可获得 40% 折扣。此外,现货与合约市场将采用独立的费率体系,且现货交易量计算时权重翻倍,以提升费率计算公平性。调整后,默认费率有所上升,合约 Taker 费率从 0.035% 提高至 0.045%,现货 Taker 费率则从 0.035% 翻倍至 0.07%。Hyperliquid 表示,此举旨在提高协议收入,并增强 HYPE 的实用性。

    以太坊基金会开放第 6 批以太坊协议奖学金计划申请,截止时间为 4 月 30 日

    据官方消息,以太坊基金会发文宣布第 6 批以太坊协议奖学金计划(EPF6)开放申请,EPF6 的申请开放将截至 4 月 30 日,第六期将于 2025 年 6 月至 11 月举行,参与者将有机会接触核心开发社区的导师。

    项目团队将于 4 月 21 日 UTC 时间下午 4 点举办说明会,解答相关问题。

    特朗普次子将于 4 月 30 日受邀参加 TOKEN2049 迪拜会议

    据官方消息,TOKEN2049 宣布特朗普次子 Eric Trump 将受邀参加 TOKEN2049 迪拜会议,活动时间为 4 月 30 日至 5 月 1 日。

    美 SEC 已批准 ProShares Trust XRP ETF 于 4 月 30 日公开上市

    据 Cointelegraph 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批准 ProShares Trust 的 XRP ETF 于 4 月 30 日公开上市。

    5 月 1 日 (星期四)

    Coinbase 国际站计划于 5 月 1 日上线 ZORA 永续合约交易

    据官方公告,Coinbase 国际站将上线 ZORA 永续合约。

    ZORA-PERP 市场预计将于北京时间 5 月 1 日 17:30 或之后开放。

    Bitget 将于 5 月 1 日上线升级的流动性激励计划

    Bitget 将于 5 月 1 日正式上线全新升级的“流动性激励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优化费率结构与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现货和合约的流动性与交易效率。

    新版计划引入全新分级体系,带来更具竞争力的费率激励结构:现货市场最高 Maker 返佣可达 -0.012%,合约市场最高返佣为 -0.005%;Taker 手续费最低分别为 0.020%(现货)和 0.025%(合约)。此外,BTCUSDT、ETHUSDT 等主流永续合约交易对首次纳入 Maker 负手续费范围,目前已有约 130 个合约币种适用于该政策,未来将根据流动性表现持续扩容。新入驻的团队可提交历史交易数据申请初始等级提升,率先享受优质费率与更高 API 限频支持。

    此前消息,据 Bitget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拥有超过 1000 家机构客户和做市机构入驻平台,今年将重点拓展机构业务,Q2 已升级机构借贷服务,上线统一账户实盘测试。

    加密货币交易所 eXch 因洗钱指控宣布将于 5 月 1 日停止运营

    据 Cointelegraph 报道,加密货币交易所 eXch 宣布将于 5 月 1 日停止运营。此前有报道称该交易所被用于洗钱,涉及 Bybit 14 亿美元黑客事件的部分被盗资金。

    eXch 在 4 月 17 日的公告中表示,管理团队多数成员投票决定采取”停止并撤退”策略,以回应有关朝鲜黑客组织 Lazarus Group 通过该平台清洗约 3500 万美元资金的指控——这笔资金源自 Bybit 遭受的 14 亿美元黑客攻击。

    该交易所称其已成为“跨大西洋联合执法行动”的目标,该行动旨在关闭其业务并可能提起刑事指控。eXch 在声明中表示:“尽管我们顶住了多次关闭基础设施的企图并维持运营,但我们认为在成为信号情报监视目标、仅因某些人曲解我们宗旨的敌对环境中继续经营已毫无意义。”该交易所最初否认了区块链侦探关于其帮助 Lazarus Group 洗钱的指控,但承认处理过来自 2 月黑客事件的“极小部分资金”。

    PsyFi 将于 5 月 1 日关闭所有服务,用户需在此之前提取资金

    据 Solana 生态金融工具产品提供商 PsyFi 官方消息,PsyFi(包括 PsyLend 和 Vaults)将于 2025 年 5 月 1 日关闭所有前端和后端服务,并停止平台支持。目前平台已进入仅支持提现模式,官方提醒用户务必在此日期前完成资金提现以确保资产安全。

    此外,PsyFi 表示未来可能会分享合约地址和 IDL,以供有需求的用户直接与智能合约交互。

    Nethermind 负责人:拟于 5 月 1 日在 1.3.1 新版本中去除以太坊合并前历史记录

    据以太坊客户端 Nethermind 负责人 Marek Moraczyński 在 X 平台发文称,超过 80% 的以太坊全节点磁盘空间被历史记录占用,因此不需要数据来验证新区块,在新版 1.3.1 中,Nethermind 已准备好通过 ERA 文件删除合并前历史记录,所有团队都同意在 5 月 1 日执行相关操作。如果删除所有区块和所有收据且只保留验证最新区块所需的数据,完整节点容量将小于 200 GB。

    加密投资产品 Bake 宣布将于 5 月 1 日起停止在新加坡提供服务

    加密投资产品 Bake 宣布将于 5 月 1 日起停止在新加坡提供服务。

    据悉,Bake 此前是Cake Group 旗下的加密投资产品,Cake Group 上月将 Bake 出售给 GSTechnologies Ltd.。

    5 月 2 日 (星期五)

    币安将在 5 月 2 日下架 ALPACA、PDA、VIB、WING

    据官方公告, 币安将于 2025 年 5 月 2 日下架 ALPACA、PDA、VIB、WING。

  • 加密 ETF 周报 | 上周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30.62 亿美元;美 SEC 已批准 ProShares Trust XRP ETF 于 4 月 30 日公开上市

    上周加密现货 ETF 表现

    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30.62 亿美元

    上周,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连续五日净流入,总净流入 30.62 亿美元,总资产净值达 1092.7 亿美元。

    上周 10 只 ETF 处于净流入状态,流入主要来自 IBIT、BITB,分别流入 14.45 亿美元、6.21 亿美元、5.73 亿美元。

    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入 1.57 亿美元

    上周,美国以太坊现货 ETF 三日出现净流入,总净流入 1.57 亿美元,总资产净值达 61.4 亿美元。

    上周流入主要来自富达 FETH,净流入 6860 万美元。仅 1 只以太坊现货 ETF 未有资金流动。

    香港比特币现货 ETF 无资金流入

    上周,香港比特币现货 ETF 无资金流入,资产净值达 3.83 亿美元。其中发行商嘉实比特币持有量降至 302.39 枚,而华夏维持为 2160 枚。

    香港以太坊现货 ETF 近流入 153.71 枚以太坊,资产净值为 3574 万美元。

    加密现货 ETF 期权表现

    截至 4 月 25 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期权名义总成交额为 10.3 亿美元,名义总成交多空比为 2.21。

    截至 4 月 24 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期权名义总持仓额达 119.9 亿美元,名义总持仓多空比达 2.37。

    市场短期对比特币现货 ETF 期权的交易活跃度上升,整体情绪偏向看涨。

    此外,隐含波动率为 52.38%。

    上周加密 ETF 的动态一览

    美 SEC 推迟对 Canary HBAR 现货 ETF 和 Bitwise 比特币与以太坊 ETF 的审批至 6 月份

    据 Cryptoslate 报道,根据 4 月 24 日发布的监管文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将 Canary Capital 提交的 HBAR 现货 ETF 上市计划的决定截止日推迟至 6 月 11 日。

    此外,Bitwise 提出的比特币与以太坊 ETF 审批也被延至 6 月 10 日。SEC 表示需更多时间评估提案及公众意见。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Crypto.com 和 Yorkville America Digital 敲定 ETF 发行协议

    据 Globenewswire 报道,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DJT.O)、已与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rypto.com 以及资产管理公司 Yorkville America Digital 签订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计划通过 Truth.Fi 品牌推出一系列 ETF。

    该协议是在今年 3 月各公司签订的一份无约束力协议之后达成的。律师事务所 Davis Polk & Wardwell LLP 将为各方在产品开发和推出方面提供咨询服务。这些 ETF 将通过 Crypto.com 的经纪自营商 Foris Capital US LLC 提供,预计将包含数字资产以及具有“美国制造”特色的、涵盖能源等多元化行业的证券。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这些基金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并将在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在内的国际市场上广泛提供,覆盖现有平台和经纪商。

    这些 ETF 计划将与一系列Truth.Fi独立管理账户(SMA)一同推出。TMTG 计划通过其自有现金储备投资这些 ETF 和 SMA,这是 TMTG 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将使用高达 2.5 亿美元的资金,由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进行托管。

    美 SEC 已批准 ProShares Trust XRP ETF 于 4 月 30 日公开上市

    据 Cointelegraph 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批准 ProShares Trust 的 XRP ETF 于 4 月 30 日公开上市。

    市场消息:Bitwise NEAR ETF 在特拉华州注册

    市场消息:美 SEC 延迟对灰度现货 Polkadot ETF 的审批

    市场消息:21Shares 在特拉华州注册 SUI ETF

    Canary 在特拉华州注册 SEI ETF

    美 SEC 确认 VanEck 提交的现货 Avalanche ETF 申请

    关于加密 ETF 的观点和分析

    Ripple CEO:芝商所推出 XRP 期货略有滞后,但为推出现货 ETF 铺平道路

    据 FinanceFeeds 报道,Ripple 首席执行官 Brad Garlinghouse 对芝商所即将推出的XRP期货合约表示认可,称这是 XRP 市场持续增长重要且令人兴奋的一步,但他指出尽管这一举措在多方面已显滞后但意义重大,标志着 XRP 已获得主流金融市场的认可,此举不仅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受监管的交易工具,还可能为未来推出 XRP 现货 ETF 铺平道路,验证了 XRP 作为成熟且可投资资产类别的地位。

    Michael Saylor:贝莱德 IBIT 将在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 ETF

    Strategy 公司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表示,贝莱德推出的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 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型基金(ETF)。IBIT 目前的市值已达 540 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 15 亿美元。过去五个交易日,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净流入约 28 亿美元,其中 IBIT 占据 13 亿美元,或是推动比特币价格从约 85,000 美元上涨至 94,000 美元的原因之一。此外,芝商所(CME)的比特币ETF套利交易年化收益率已接近 10%,显示出市场风险偏好上升。

    彭博分析师:现货比特币 ETF 迎来“吃豆人”模式,贝莱德贡献较大

    彭博高级 ETF 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比特币现货 ETF 昨日迎来“吃豆人”模式,新增 9.36 亿美元,本周累计达 12 亿美元。同样值得注意的是,11 只 ETF 中有 10 只也全部以现金形式流入,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表明资金流动有深度,此外贝莱德的 IBIT 贡献较大,综合来看比特币 ETF 表现相当强劲。

    分析师:目前共有 72 只加密相关 ETF 正在等待 SEC 批准

    据彭博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目前有 72 只加密货币相关的 ETF 正在等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批准上市或上市选择权。从瑞波币 (XRP)、莱特币 (Litecoin)、Solana 到企鹅币 (Penguins)、狗狗币 (Doge) 和 Melania 的 2 倍杠杆等。

  • Base 链负责人 Jesse 回应中文社区 15 个焦点问题:和 Solana 定位区别?帮助以太坊走出困境?

    你之前提过希望在亚洲做更多事情,可以分享一下你们在亚洲的发展规划吗?

    去年秋天,我在亚洲待了几周,和一些开发者聊了聊。这让我更加确信,我们在这个地区需要做得更多。

    最近我们在菲律宾招聘了一位国家负责人,并且目前在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也有空缺的国家负责人职位,未来还会有更多职位开放。我们也计划和中国的开发者们进行更紧密的合作。我也深知本地化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将为讲中文的开发者、创作者和用户提供更多的沟通渠道和资源。敬请期待今年晚些时候的更多信息。

    Solana 的定位很清晰,base 的定位是什么?感觉什么都做一点,但做的都不如 solana 彻底。

    Base 是一个全球性的链上经济,我们通过执行 2025 战略来让 Base 面向每个人,同时始终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保持本真)。具体来说,这意味着:

    ·构建强大且开放的工具,帮助任何人都能打造世界级的链上应用。

    ·培养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连接开放的链上应用,扩大 Base 用户群体。

    ·创建一个强大的链上账户,提供无缝的资金、身份和管理服务。

    ·让 Base 成为链上经济的中心,拥有高流动性、始终在线的全球资本市场。

    ·去中心化、扩展并加速 Base,让世界各地的每个人都能参与链上经济。

    我理解你提到的,想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确实很难,但我相信如果我们能按照这些方向去执行,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最后,我对 Solana 团队充满敬意,如果我们要把一个亿人带到链上,这绝不是任何单独的一件事情能完成。

    你认为以太坊目前最大的挑战和困境是什么?这些困境是否已经影响了其整体的生态发展? Base 在以太坊生态中做了哪些关键突破?可以从哪些角度帮助以太坊解决现有问题?

    @brian_armstrong 经常说:“事情从来不会像看起来那样好,也不会像看起来那样糟。” 最近看到关于 ETH 价格的负面消息很多,我觉得大多数都是干扰因素。我更专注于利用 @base 来解决我认为的关键问题,让链上的一切“顺利运行”:

    ·快且便宜:Base 上的交易已经超过一年都保持在不到一美分的成本。我们最近在测试网上发布了闪电区块(flashblocks),这使得交易速度降到 200 毫秒。既快又便宜。

    ·安全且简便:智能钱包去除了很多复杂性,帮助那些不熟悉加密货币的用户轻松上手,而且只需要在浏览器中操作,不需要额外的扩展或应用安装。我们还可以通过补贴 Gas 费用和恢复功能来让一切“顺利运作”。

    ·开发者<>用户飞轮:很多人初次接触时是为了某个代币,接着想了解更多其他功能,但没有明确的下一步行动。我们正在将 Farcaster 和 miniapps 引入 @CoinbaseWallet,让这一切顺利整合,推动这个飞轮的扩展。

    低调务实,继续构建。

    Base 上涌现了不少具有原创性的 meme 项目,甚至一些社区自发的”文化事件”也获得了不错的传播力。在 Jesse 看来,meme 和原生文化是否是 Base 差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ase 团队未来会如何进一步支持 grassroots meme culture 的发展,尤其是非英语语境下的社区表达?

    是的, memes 绝对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也是 Base 在战略上与其他平台区别开来的关键因素。我曾经做过一场讲座,讲述为什么我认为 memes 在这个过程中如此重要。不过简单来说,我认为 memes 就像在 Web2 中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用户引导工具。而在 Base 上的 meme 建设者们,也带来了我们最强大的文化力量。特别感谢 @clankeronbase、@apedotstore、@ClizaSystems 以及其他平台和社区的努力,他们的付出让这一切变得可能。

    另外,我最近也在谈论“内容币”(contentcoins)。就像一条社交媒体动态可能只是个图片,也可能会变成一个病毒式的 meme,内容币也是一种没有预期其价值的单纯帖子。我认为很多内容会转变成 memes,而许多 memes 也会创造内容!

    如何理解 base is for everyone,为何官方 ref 的 token 那么快就浇给了?

    首先,澄清一下:Base is for everyone 是 Base 在 Zora 上发布的一篇帖子,而不是一个正式的代币。我们已经在 Zora 上发布内容好几年了,对他们的内容铸币(content is coined)新模式非常感兴趣。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解锁代币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帮助他们通过创造力赚取收入,同时也为更多的实验性尝试铺平了道路。关于这一点,有很多讨论,大家都在争论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的看法是,人们习惯了对代币的传统理解,而这种方式是新的和不同的。我们预料到会有一些批评,也确实感觉有点吓人。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会让 @base 在一开始就更多地做一些声明和说明。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铸币,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的内容带到链上。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行动来做表率,并在公众面前进行实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听下面这个很棒的播客。

    base 未来计划是吸引更多 web2 用户加入 web3,我也看到了团队在世界各地进行不同程度的交流,普及知识等,让用户上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以日常消费级别为主,还是以 defi,gamefi 为主?

    每天我都在思考如何将十亿人带到链上,而现实是,我们无法仅仅通过吸引那些已经对加密货币感兴趣的人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扩展这个“蛋糕”,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认为答案就是前面提到的所有方法。我们的使命是构建一个包容所有人的全球链上经济。

    支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链上技术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我去年在全球旅行时亲眼看到,外汇和国际支付对人们接入全球经济有多么重要。当地货币的稳定币和快速、廉价的链上支付解决了很多人的实际问题:它们几乎是即时的,不像传统支付那样需要几天时间,费用也低至不到一美分(美元计价),而不是 3% 或者 50 美元甚至更多的费用。

    链上金融、社交、娱乐、音乐、艺术、游戏、内容……所有这些领域都能通过把控制权交到开发者和创作者手中,而不是集中在大公司手里,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您是否认为 Coinbase Wallet 会发展成为处理所有链上事务的终极平台,特别是在应用程式分发推广方面?我们距离这个愿景还有多远?

    很快就来了!我们过去几个月一直在从零开始重建 @CoinbaseWallet,目标是让它变得快上 10 倍,同时将重点转向解决发现和分发的问题。

    当有人购买了他们的第一个代币后,如果他们对接下来可以做什么,或者有哪些应用可以尝试感兴趣,接下来的步骤其实并不直观。因此,我们将 Farcaster 社交动态与迷你应用直接集成到 @CoinbaseWallet 中,并且让用户在应用内轻松发现链上体验,无需离开应用。

    我们看到 Base 或者你个人都经常与 Zora 互动,请问团队或者你个人看好Zora的理由是什么?在 Base 生态,Zora 有什么特殊的定位和生态价值。

    我对链上社交非常看好,它有潜力推动病毒式传播,而 Zora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还没下载,赶紧试试这个 app)。

    在传统社交平台上,中心化的公司掌控着内容和用户。而在链上社交中,创作者对自己的内容拥有所有权,并且在发布内容时可以赚取收入(不仅仅是点赞)。Zora 上的帖子会自动被铸币,创作者还会从交易费中获得一部分收益。通过这种方式,链上社交颠覆了传统模式,把控制权交还给了创作者。

    在过去的一周左右,我亲眼见证了这一模式有多大潜力能吸引新用户进入这个空间。你无需了解加密货币就能使用 Zora 或者从自己的帖子中赚取收益。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应用来帮助把十亿人带到链上。

    非常期待看到其他开发者在这个领域的更多创意!

    在 Base 近期发布的 2025 年路线图中,提出年内实现 2500 万用户、2.5 万开发者及 10 亿笔链上交易的目标。Base 计划采取哪些策略和举措来实现这些增长目标,这些目标的优先级如何排序?

    这些就是我们所谓的“宏大、勇敢、远大的目标”。如果我们达成了 100% 的目标,那就说明我们没有足够大胆地思考,所以我要求我们的团队设定更大的目标。如果我们想把十亿人带到链上,这就是我们必须采取的策略。

    那么,我们正在做什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

    加大对更强大和开放的开发者工具的投入。我们特别专注于开发者,因为他们将构建出那些能吸引十亿用户上链的链上应用。

    从零开始重建 @coinbasewallet,使其速度提高 10 倍,更加易用,并通过添加 Farcaster 社交动态提升内容发现,同时集成迷你应用,让用户无需离开应用即可体验。

    继续去中心化、扩展和加速 Base,因为我们相信,建设一个真正的全球经济,唯一的办法就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开放的平台。第一阶段,250 mgas/s 的容量,并且更快的区块。

    你希望 Base 上的开发者重点关注哪些方向?目前还有哪些你觉得生态中缺失的重要产品或类别?

    我们刚刚推出了 Base Batches(basebatches.xyz),它涵盖了四个主题:AI、稳定币、迷你应用和消费者应用。我非常期待看到开发者们在这些领域中构建更多的项目,机会真的很多。如果你是一个开发者,正在寻找从零到一的支持,欢迎加入 Base Batches!

    Farcaster 是否考虑全面接纳中文区用户?如果 Farcaster 不考虑,base/coinbase wallet 会如何覆盖不同的地区和语言?

    我知道 Warpcast 目前还没有为中国用户进行本地化,但我非常高兴看到像 @tako 这样的客户端正在加速填补这个空白。然而,如果我们希望中国社区完全接纳这个网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也是我举办这个 AMA 的原因之一,希望能更直接地与中国社区互动。目前我没有具体的功能或时间表可以分享,但我的团队正在招聘亚洲各地的国家负责人,特别是优先考虑讲中文的人,我们非常重视打造一个更加包容的全球网络。

    Base 是为每个人服务的 — — 这意味着我们未来将在 Base、Farcaster 和整个社区的本地化上投入更多精力。

    Coinbase Wallet 集成 Farcaster 的路线是怎样的?当用户通过 Coinbase Wallet 而不是 c 直接使用 Warpcast 来访问社交内容或 mini app 时,使用行为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们正在从零开始重建 Coinbase Wallet,计划包括完整的 Farcaster 社交动态,以及可以直接在动态中互动的迷你应用。这很快就会开始逐步上线!

    我认为,将这一功能加入 Coinbase Wallet 的强大之处在于,我们能够在现有用户的使用场景中提供支持。这不仅能为应用提供更多的分发渠道,还能帮助用户发现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应用。我相信这将为像你们这样的开发者带来更多的用户参与,我对此非常兴奋。

    Base 未来有没有计划发行自己的代币?

    我们没有计划发行新的网络代币,Base 使用 ETH 作为原生资产来支付 Gas 费用。我目前最关注的事情是打造一个优秀的产品,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开发者(创建应用的人)以及用户和企业(使用这些应用的人)。

    Base 虽然承诺了多签结构来确保不受 Coinbase 的影响,但在华语社区眼中,“由 CB 孵化”的这个标签以及命名“Base”的原因,两者似乎早就划上了某种程度上的约等于号; 想问一下,今后 Base 计划如何在技术层面与社交层面完成全面的独立,并彻底摆脱这个影响长期发展的标签?

    Base 是开放和无需许可的,尽管我们在 Coinbase 进行孵化(就像许多其他网络也在实验室孵化一样),但我们对去中心化有着深刻的承诺。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在去中心化平台上,才能建立一个促进创新、创造力和自由的全球链上经济。

    从一开始,Coinbase 和 Base 就达成了中立性原则,确保用户对其加密资产的自主权,确保在 Base 上的交易排序不带偏见,保护非公开数据的自由裁量权,并保证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从 Base 提现。过去一年,我们专注于实现去中心化的第一阶段,很快我们将分享更多关于这一点的进展。

    我还认为,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将 Base 打造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和生态系统,让它在感知上与 Coinbase 区分开来,同时也能够利用来自合作的所有优势。我们很快就会有一些有趣的内容来分享这个进展 🙂

    Base 的开发者能从官方获得哪些支持?比如资金、曝光、指导?获取这些支持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我们致力于支持各个阶段的开发者,无论你是刚刚发布第一个链上实验,还是正在扩展一个真正的业务,我们都在这里为你提供支持。

    我非常激动地向大家介绍一个全新的项目 — — Base Batches,这是一个全球开发者计划,旨在为开发者提供成长所需的一切 — — 资金、曝光、导师支持、社区资源,统统都有。

    它分为几个阶段:首先,你加入所在地区的 Buildathon(我们在全球各地都有举办活动)。如果你表现出色,就有机会进入我们的孵化器,在那里你将得到来自导师、Base 核心团队成员以及优秀合作伙伴的实战支持。接着是 Demo Day,届时表现最好的团队将向评审团展示,争取最多 100 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这不仅仅是一次性活动 — —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长期支持系统,帮助你从创意阶段到获得关注,再到发展成完整的公司,我们希望在每个阶段都为你提供帮助。

  • LetsBONK 市值 6 小时突破 3000 万美元,Raydium 向 Pumpfun 发起反攻

    4 月 26 日凌晨,Solana 老牌 Meme 币 BONK 宣布发行自己的 LaunchPad——LetsBonk.fun,市场一呼百应纷纷高喊「LetsBONK!」。短短 24 小时便创造了 80 万访客、3 亿交易量、2700 个代币被创建,其中超过 70 个顺利发射,而同名代币 Let’s BONK 更是在 6 小时内飙升 3000 万美元市值。

    发行 LaunchPad 的项目如此之多,为何 BONK 能有如此大的能量?在开始的高潮结束后,BONK 是昙花一现还是就此起势?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BONK 在 Solana 生态中的地位

    提到 BONK,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黄色柴犬的 LOGO」第二印象就是「Saga 手机的空投」。追根溯源这个黄色柴犬就是 Solana 手机销售的第一功臣,在 Solana 推出 Solana 手机之时是想要创造一个生态,第一步是发行手机但重点是创造一个以加密为先的应用商店,让加密参与者不受制于苹果和谷歌的生态。

    但一开始手机的销量每天只有 20-30 台,即使是推广过后也销量也仅仅达到 50-60 台,想要卖完 20000 台手机可能需要数年。在 Toly 参加 Laura Shin 的播客时,他坦言只卖出了 2500 台 Saga 手机,但仅仅三天后仅仅一天内他们卖出了 15000 台,此时 Saga 的空投 BONK 已是手机价格的数倍了,通过空投 BONK 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将实体产品与生态通过一个 Memecoin 打通。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Toly 在接受 Bankless 的采访时对此表示「我认为 Solana 的开发人员和 NFT 的开发人员是两个群体,他们之间有一些交集,但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开发人员,而 BONK 将两者联系了起来,手机变成 NFT,而 BONK 的持有者不得不关注手机应用的生态。」

    转眼间 2 年过去了,BONK 也持续在 Solana 生态建设了 2 年,不管是 DeFi、GameFi、开发者社区还是应用程序介亲力亲为,至今已经建立了 10 余个应用并将$BONK 集成进了 100 多个生态体系中。而当 Solana 生态需要开启一场 LaunchPad 大战时,他带着 LetsBonk.fun 又来了。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LetsBONK!

    LaunchPad 机制

    在 BONK 官方发布READ「Reduce Supply、Expand Awareness、Accelerate Adoption、Drive Revenue」四大社区方针后的几个小时,BONK 推出了 LetsBONK.Fun,贯彻落实了「Accelerate Adoption」这个方针。「It』s not enough to talk about $BONK, it needs to be used」也言出法随。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BONK 平台的交易手续费有 1%,其中一部分会用 BONKSOL 的节点做验证,并且其中部分会用来回购并销毁 $BONK,这同时也做到了「Reduce Supply」。平台一经推出便受到了 Solana 生态中一众项目方以及 OG 社区的支持,Dex 龙头 Jupiter、加密「Paypay」MoonPay、OG 社区 MonkeDAO「SMB 社区」、Solana 创始人 Toly 等核心圈人物纷纷「发来贺电 LetsBonk」。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LetsBONK有啥币?

    DUMPFUN

    LaunchPad 发布的前几个小时内,有三个代币横空出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先是首先部署的第一个代币 DumpFun,凭借着先发优势在三个小时内冲上 600 万美元市值。但随着其他代币的强势,先天不适合炒作的 Ticker 便落入下风,截止当下已经几近归零至 8 万美元市值。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LETSBONK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LetsBONK 是与平台 LetsBonk.fun 同名的 Meme,这也是一开始虽然没有特别高的市值,市场中认定他为龙二的原因,在第一波最高达到 50 万美元市值之后,被风头正盛的 DumpFun 吸血一度回归 10 万美元市值。而随着 DumpFun 的 K 线持续走弱,并且越来越多的 KOL、项目方、社区 OG 喊的口号「LetsBonk」,市场的关注度回归$LETSBONK,低开高走,6 小时内暴涨至 3000 万美元市值,这也是 LetsBONK.fun 在发行后打的第一个「百倍币」,至截稿现已回调至 1000 万美元市值。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HOSICO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Hosico 原本为 Instagram 上粉丝数量 180 万的可爱猫咪,在 BONK 上发行的 Hosico 是吉卜力 AI 画风的 Hosico,在凌晨 4 点后突袭,1 小时内涨至 1000 万美元市值,而不受其他代币的涨跌影响在 BONK 平台系代币中走出了独立行情,最高达到 2300 万美元市值,现报 1000 万美元。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NOM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NOM 是 OG 社区 MonkeDAO 以及健身应用 MoonWalk 的创始人,同时也是 BONK 的核心成员/发起人之一。社区对其的评价普遍正向,而在经历一次高至 500 万美元低至 90 万美元市值的过山车后,NOM 本人发布了一则推文感谢$NOM 的参与者并表示在考虑未来这个代币的应用,代币价格随即暴涨至 350 万美元市值,现报价回到 150 万美元。跟 LetsBONK 一样也拥有「社区口号」——「Trust in Nom」。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PumpFun Against the World

    截止 4 月份仅一年半,Pumpfun 迄今为止已经持续卖出 340.3 万枚 Sol「约 6.29 亿美元」,成为了仅次于 Solana 曾经的扶持机构 FTX/Alameda 以外的第二大抛售体,在 Pump AMM 出现之前还仅仅是让 Solana 基金会和散户苦恼,而在创立属于自己的 DEX 后,企图垄断上下游的野心显露无疑。DEX 开始紧张了,至此「天下苦 PumpFun 久矣」渗透至生态的方方面面。

    而即使是这样,Jupiter、Raydium、Meteora、Virtuals 等大大小小数几十个项目方祭出 LaunchPad 相继出战,但都反应平平。面对着如此多的商业对手,PumpFun 在 LaunchPad 恐怖的市占率与出货 Sol 的频率,饶有一种「你看我不爽却干不掉我」。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Meteora 曾做了与现在 Raydium 类似的事,就是提出 SDK 的战略,企图用人海战术慢慢蚕食 PumpFun 的市占率,但却没有成功,成效并不显著。而 Raydium 显然更加懂得链上 Degen 的心,作为曾经 PumpFun 的「好搭档」,在 2 月份 Pumpfun 选择不再在 Raydium 上发射毕业的代币后,Raydium 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交易手续费收入。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2 个月后他们准备的相当充分,先是派出了 cook.meme 对市场进行试探,「Cook」了两个千万美元市值级别的 MemeCoin 之后「Time、Symmetra」失去了后续的市场动力,便沉淀了一段时间,再次通过 LetsBONK 引爆市场,巧合的是 cook.meme 上线的宣传图上第一个便是 BONK 的头像。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cook.meme 上线的宣传图

    现如今,Raydium 的 LaunchLab 已经集成了 6 个平台,并开启了交易奖励任务,激励用户在 Raydium 上直接交易,而 LaunchLab 在交易量上也初见成效,但后续如何发展还需要持续跟踪观察。

    LetsBONK市值6小时突破3000万美元,Raydium向Pumpfun发起反攻

    现 LaunchPad 以及 DEX 市场已经形成了多足鼎立之势,所有人都想要争夺这个诱人的蛋糕,Raydium 似乎已经计划通过「多品牌」的车轮战与 Pumpfun 的「单品牌」的垄断模式做对抗,而结果究竟如何还尚未可知,只希望在这场大战中更多的散户能够获益而让流动性回归市场。但在当前行情下「现金为王」,希望所有读者在市场中寻找机会时也要做好资金管理。

  • 发帖也能赚钱?一文读懂结合 AI 代理的代币化论坛 subs.fun | CryptoSeed

    作者:Fairy,ChainCatcher

    编辑:TB,ChainCatcher

    在中心化平台主导用户注意力、压缩内容创造者收益的背景下,subs.fun 应运而生,试图重新唤醒互联网最初的理想:构建一个由社区驱动、价值共享的网络宇宙。

    subs.fun 融合 AI 技术与加密经济机制,打造了一个新型平台,用户可以在代币化的子论坛(“subs”)中发帖、交易,并通过内容贡献获得奖励,探索内容社区运作与价值分配的新模式。

    那么,在 subs.fun 上,发帖和赚钱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subs.fun如何运作?

    subs.fun 支持subs中交易、发帖和赚钱。每个 sub 都是一个带有代币的子论坛,并配有一个专属的 AI 代理Subagent。当成员贡献见解、数据和讨论时,subagent 会将其纳入知识库,并对贡献者给予奖励。

    每个 sub 在创建时都会生成一个新的代币,加入该 sub 需要持有相应的代币(即代币门控机制)。

    成员通过发布链接、内容和点赞来帮助 subagent 构建知识体系。帖子获得的点赞越多,subagent 在学习时对其内容的权重就越高。成员因发布优质内容和积极互动而获得 sub 代币奖励。

    团队背景

    Alvin Hsia 是 subs.fun 的联合创始人,同时担任 Shadow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商业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双学士学位,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和社团。

    Alvin Hsia 具备丰富的互联网产品管理经验与 Web3 创业背景,Alvin 曾在 Edmodo 担任产品分析师和产品经理,累计工作三年;随后加入 Airbnb,任职五年半,最初作为项目经理,带领团队从 10 人规模扩展至 200 多人,涵盖产品、设计、数据科学、研究、内容、营销和运营等多个职能领域。2020 年,他进入 Web3 领域,短暂在去中心化信贷协议 Goldfinch 任职。2023 年,他创立了开发者平台 Shadow,并于 2025 年推出了 subs.fun。

    subs.fun 创始工程师 Jonathan Becker 拥有五年工程师经验,曾在 Chainalysis、Transpose 和 Bubbles 等公司担任工程师职务,现为 subs.fun 和 Shadow 的创始工程师。在 Shadow,他主要负责设计和开发基于 Rust 的区块链索引解决方案与数据管道,致力于打造具备高可用性和生产级稳定性的系统。

    Jonathan Becker

    Jonathan Becker

    如何在 Subs.fun 启动一个 Sub?

    在 subs.fun 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创建并管理一个代币化的子论坛(Sub),从而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并让他们从贡献中获得奖励。以下是具体步骤:

    1.设置基础信息

    首先,用户需要为子论坛设定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代码符号、描述、图片。

    2.为 subagent 提供种子数据

    subagent 会从用户策划的信息中学习。用户的数据源越相关、质量越高、越具有独特性,subagent 就会变得越专业且有价值。

    支持的内容类型:博客文章和子版块(subreddits)、YouTube 视频、Apple 播客、Twitter/X 贴文、PDF 文件和研究论文、自定义文本笔记、包含 URL 的 CSV 文件。

    3.设计自己的 subagent

    在 subs.fun 中,subagent 的个性和行为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定制。用户可以设置:

    简介:为 subagent 创建背景故事和传说。知识严格性:决定 subagent 是否应严格地依据子论坛中的内容和数据来源来回答问题。平台特定行为:根据不同平台(如 Subs、Twitter/X)调整 subagent 的互动方式和写作风格。

    4.代币化并启动

    启动一个子论坛需要支付一次性费用0.5 SOL,费用包括1,000,000个子论坛代币,并覆盖 Solana 网络费用。作为子论坛创作者,用户将自动获得1,000,000个子论坛代币。用户也可以选择在启动后购买更多的代币,以便用于社区资金池、赠送会员等用途。

    一旦子论坛启动,代币将开放供任何人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子论坛将不断发展,subagent 会随着社区成员的贡献而不断学习和进化。

    若想加入其他人的子论坛,用户需要持有至少 10,000 个子论坛代币,并维持这一最低余额才能继续访问子论坛。

    (本文只介绍早期项目,不作为投资建议。)

  • 反抗高房价,年轻人如何用 $HOUSE 点燃 Meme 热潮?

    2025年4月27日,Solana 生态的迷因币 $HOUSEcoin(以下简称 HOUSE)市值飙升至75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从3月25日通过 Pump.fun 平台发行至今,这个项目仅用一个月便从默默无闻跃升为加密社区的焦点。其官网标语“Flipping the Housing Market, One $HOUSE at a Time 🏗️”(一枚 $HOUSE,重塑房产市场)掷地有声,而一句归于迈克尔·布里的引言——“The housing market will collapse, this coin is your hedge”(房产市场将崩盘,这枚币是你的对冲)——更赋予其颠覆性的象征意义。在全球房价飙升48%、年轻人买房无望的背景下,HOUSE 将经济焦虑转化为一场去中心化的抗争。这枚迷因币如何点燃全球共鸣?它的反房产主义叙事为何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走进 HOUSE 的故事。

    反抗高房价,年轻人如何用$HOUSE点燃Meme热潮?

    HOUSEcoin 是什么?

    $HOUSEcoin 是 Solana 区块链上的一枚迷因币,通过 Pump.fun 平台发行,定位为对全球房产市场的高调讽刺。其核心理念是反房产主义,表达年轻人对高房价的愤怒与嘲笑。正如官网所宣称,HOUSE 旨在“重塑”房产市场,不仅是对投机性“炒房”的戏谑,更是对系统性不公的挑战。布里引言唤起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记忆,暗示 HOUSE 是对潜在房产泡沫的对冲工具。

    从技术层面看,HOUSE 设计简洁:总供应量9.988亿枚,60%分配给社区,20%用于流动性池,其余用于开发与营销。Solana 的高吞吐量(每秒处理65,000笔交易)和低廉费用(平均每笔0.00025美元)为 HOUSE 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支持。链上数据显示,HOUSE 已有超过18,000名持有者,Telegram 社区成员突破35,000,展现出强大的社区动能。

    HOUSE 的文化符号是其核心驱动力。像素化的“房子”logo 烈焰环绕,象征对传统房产体系的颠覆。社区成员自称“无家可归的持有者”(Homeless Hodlers),高举“1 HOUSE = 1 House”的戏谑口号,梦想用数字代币取代高不可攀的房产。一张广为流传的迷因图展示了一栋标价100万美元的破旧小屋,旁边是 HOUSE 的 logo 和文字:“买 $HOUSE,烧毁旧体系。”这种幽默与愤怒的结合,使 HOUSE 成为迷因文化的现象级项目。

    反房产主义的全球共鸣

    反抗高房价,年轻人如何用$HOUSE点燃Meme热潮?

    经济痛点的放大

    HOUSE 的叙事根植于残酷的现实:全球住房市场已变得遥不可及。根据世界银行2025年数据,全球主要城市房价收入比(房价与年收入的比率)已达12:1,意味着普通人需12年不吃不喝才能买房。在伦敦、悉尼、旧金山等地,这一比率超过18:1。在美国,平均房价已攀升至58万美元,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推迟至39岁,创历史新高。年轻人的工资自2018年以来仅增长6%,远不及房价48%的涨幅,学生债务和高昂租金进一步压垮了他们的购房梦。

    HOUSE 将这种经济痛点转化为叙事燃料。其宣称是对房产市场崩盘的“对冲”,呼应了布里在2008年通过做空次贷市场赚取7亿美元的传奇。虽然布里的引言未经证实,但它击中了社区的情绪:X 平台上,帖子宣称“你的房子终将一文不值,用 $HOUSE 对冲”。这种叙事将经济绝望转变为投机性抗争,HOUSE 成为年轻人的数字选票。

    迷因文化的全球传播

    HOUSE 的反房产主义不仅停留在经济层面,更演变为一场文化运动。社区通过迷因、短视频和 NFT 将房产市场的荒谬性放大。一段 TikTok 视频浏览量达300万,视频中一位 Z 世代租户将“房贷合同”扔进火堆,手持 HOUSE 旗帜,配文:“30年房贷是奴役,$HOUSE 是自由。” 另一张 Discord 上的迷因图将一栋200万美元的公寓与一枚 HOUSE 代币并列,质问:“哪个才是真正的骗局?”

    这些文化产物之所以引发共鸣,是因为它们反映了全球年轻人的共同经历。在日本,高房价迫使“寄生单身族”到30多岁仍与父母同住,HOUSE 的日本 Telegram 群已有5000名成员。在西班牙,青年失业率高达25%,当地艺术家创作了 HOUSE 主题的街头涂鸦。社区还将宣传材料翻译成西班牙语、韩语和中文,非英语用户占比达40%,显示出叙事的全球吸引力。HOUSE 的迷因不仅是笑料,更是愤怒的出口。

    匿名团队的执行力

    HOUSE 的创始团队保持匿名,仅通过 X 账号 @HousecoinOnSol 和 Telegram 社区与用户互动。链上分析显示,代币合约(地址:DitHyRMQiSDhn5cnKMJV2CDDt6sVct96YrECiM49pump)于2025年3月25日部署,开发者钱包与 Solana 生态的其他迷因币项目有关,暗示这是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尽管匿名,他们的执行力令人瞩目。

    4月10日,团队推出“Burn the Mortgage”渐进式网页应用(PWA),用户可通过持有 $HOUSE “购买”并“烧毁”虚拟高价房产,以讽刺房价泡沫。该应用上线48小时内吸引了10,000名用户,推动市值从1000万美元跃升至2500万美元。4月20日,团队宣布发行10,000个 HOUSE NFT,包含独特设计的虚拟“房子”,持有者可参与治理和空投奖励。此消息发布后,交易量激增200%,市值突破5000万美元。团队在 X 上宣称:“我们不建房子,我们建革命。”这种无政府主义情怀与高效交付相辅相成,呼应了迷因币的混乱精神。

    社区传闻为团队增添神秘色彩。一位 Telegram 管理员“无家可归的持有者”透露,团队成员分布在三大洲,常在咖啡店和共享办公空间编码。尽管这些故事未经证实,它们却为 HOUSE 增添了去中心化起义的神话色彩。

    社区文化与全球背景

    去中心化的抗争文化

    HOUSE 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还源于其独特的社区文化。Telegram 和 Discord 群组成为“无家可归的持有者”的集结地,成员们分享迷因、讨论房价痛点,甚至组织虚拟抗议活动。4月15日,社区发起“Burn the House”空投,向7000个钱包分发了价值15万美元的 HOUSE 代币。活动宣传视频展示了一栋虚拟豪宅爆炸的画面,24小时内浏览量达50万,交易量随之飙升至3000万美元。

    社区还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Reddit 上的“迷因大赛”吸引了2000名参与者,优胜者获得价值5000美元的 HOUSE 奖励。一幅获奖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轻人在银行柜台前,手持 HOUSE 代币,配文:“我不需要你的30年贷款,我有 $HOUSE。” 这种自发的文化生产让 HOUSE 超越了单一的代币,演变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抗争平台。

    全球背景的催化

    HOUSE 的崛起与全球经济背景密不可分。2025年,全球多国面临住房危机:加拿大的多伦多房价收入比达16:1,澳大利亚的悉尼青年购房率跌至20年低点,中国一线城市如上海的房价迫使年轻人放弃置业梦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房产市场杠杆率(债务与资产比率)已达2008年水平,崩盘风险加剧。HOUSE 的叙事恰好踩中这一痛点,其“房产市场将崩盘”的口号虽夸张,却与公众的焦虑高度共振。

    此外,加密社区的文化氛围为 HOUSE 提供了沃土。Solana 的 Pump.fun 平台降低了迷因币发行门槛,2025年第一季度,平台上发行的迷因币总市值突破20亿美元。Raydium 和 Jupiter 等去中心化交易所为 HOUSE 提供了高流动性,HOUSE/SOL 交易对占总交易量的70%。这种生态支持让 HOUSE 从一个小众迷因迅速成长为全球现象。

    反房产叙事的深层力量

    象征性抗争还是实际对冲?

    HOUSE 宣称是对房产崩盘的“对冲”,但其实际功能更偏象征而非金融。与布里的信用违约掉期不同,HOUSE 没有机制直接从房产市场下跌中获利,其价值依赖社区信念和市场动能。然而,这种局限正是其魅力所在:HOUSE 不是复杂的金融衍生品,而是一个抗议符号。购买 HOUSE 不是为了套利,而是为了表达对房产体系的不满。

    这种象征性抗争驱动了社区行动。4月15日的“Burn the House”空投不仅刺激了交易,还引发了关于住房不公的讨论。社区计划在5月推出“HOUSE DAO”,允许代币持有者投票决定未来项目,如资助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计划或支持反驱逐运动。这些举措表明,HOUSE 希望从迷因进化为一股社会力量。

    叙事的风险与局限

    反房产主义叙事虽强大,却有其风险。其愤怒基调可能过于极端,疏远部分潜在支持者。X 平台上,有人赞扬 HOUSE 的反抗精神,也有人警告它是“情绪化炒作”。布里引言虽引人注目,却可能误导投资者高估 HOUSE 的金融价值。历史经验显示,迷因币如 Dogecoin 常因缺乏实用性而难以维持长期价值。

    此外,房产市场的复杂性削弱了“崩盘”叙事的确定性。尽管美国房贷债务2025年达13万亿美元,中央银行和政府往往通过低利率或补贴稳定市场。如果房价趋于平稳或住房改革缓解危机,HOUSE 的叙事可能失去吸引力。社区需不断创新,保持叙事的鲜活。

    文化催化剂的潜力

    尽管存在风险,HOUSE 的叙事已引发广泛讨论。2025年4月,英国一家住房 NGO 在报告中提及 HOUSE,称其为“年轻人对系统性不公的数字抗议”。X 平台上,学者们探讨 HOUSE 是否能推动政策变革,如租金管制或土地税改革。其社区的全球化特征——40%为非英语用户——表明 HOUSE 跨越了文化与国界,凝聚了全球青年。

    HOUSE 的真正力量在于将愤怒转化为创造。迷因、NFT 和 PWA 不仅是营销工具,更是 priced-out 一代的数字遗产。无论房产市场是否崩盘,HOUSE 已为数百万感到被忽视的人赋予了声音。正如 X 上一则帖子所言:“$HOUSE 不是为了买房,而是为了掌控你的愤怒。”

    结语:迷因还是运动?

    $HOUSEcoin 以7500万美元的巅峰市值,超越了 Solana 链上的一枚迷因币,成为对高房价的数字起义。其反房产主义叙事将经济痛点与迷因文化结合,从“Burn the Mortgage”应用到即将推出的 HOUSE DAO,匿名团队的执行力与社区的热情相得益彰。然而,叙事的依赖情绪和高波动性也带来挑战。HOUSE 会在迷因热潮中消退,还是会催化现实世界的变革?

    在2025年,从东京到多伦多,房价压碎了无数人的梦想,HOUSE 成为一团象征抗争的烈焰。Flipping the Housing Market, One $HOUSE at a Time 不只是一句标语,更是一声战吼。你会加入这场叛乱,还是静观其变?